楚云堂分韵得城字

· 袁华
霜露悴百草,风埃闇重城。 冥鸿奋羽翰,肃肃东南征。 感时增慨慷,岂不怀友生。 美人忻会面,开觞掇秋英。 燕坐适清赏,高梧含夕清。 厌厌乐未央,明河渐西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uì):凋零,枯萎。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隐逸的人。
  • 羽翰 (hàn):翅膀。
  • 肃肃:迅速的样子。
  • 慨慷 (kǎi kāng):感慨,激动。
  • 美人:此处指友人或心仪之人。
  • (duō):采摘。
  • 燕坐:安坐,闲坐。
  • 厌厌 (yān yān):安逸,满足的样子。
  • 未央:未尽,无边。
  • 明河:银河。

翻译

霜露使得百草凋零,风尘使重城昏暗。 高飞的鸿雁振翅飞翔,迅速地向东南方向迁徙。 感慨时事,心情激动,怎能不怀念友人。 与心仪的人欣然相会,开怀畅饮,采摘秋天的花朵。 安坐享受清雅的赏玩,高大的梧桐树映衬着傍晚的清静。 安逸满足,欢乐无边,银河渐渐向西倾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霜露悴百草,风埃闇重城”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环境的凄凉。诗中“冥鸿奋羽翰,肃肃东南征”以鸿雁的迁徙象征着离别和远行,引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后文通过与“美人”的相会和清雅的赏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体上,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