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日堂

· 袁华
旭日晓苍凉,流晖照高堂。 堂中何所有,鹤发明秋霜。 斑斓綵衣子,眷恋延飞光。 养志奉甘脆,介寿陈华觞。 晓景薄桑榆,喜惧心皇皇。 愿日不出没,长在天中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流晖:流动的光辉。
  • 鹤发:白发,形容年老。
  • 明秋霜:形容头发如秋霜般白。
  •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 綵衣:彩色的衣服,这里指穿着彩衣的人。
  • 眷恋:深切地留恋。
  • 飞光:飞逝的光阴。
  • 养志:培养志趣,修养心性。
  • 甘脆:美味的食物。
  • 介寿:祝寿。
  • 华觞:华丽的酒杯。
  • 晓景:清晨的景色。
  • 桑榆:比喻晚年。
  • 喜惧:喜悦与忧虑。
  • 心皇皇:心中不安。
  • 愿日:希望太阳。
  • 出没:升起和落下。
  • 长在:永远存在。
  • 天中心:天空的中央。

翻译

清晨的阳光带着些许凉意,照耀着高大的厅堂。堂中有什么呢?是一位白发如秋霜的老人。穿着斑斓彩衣的孩子们,深切地留恋着飞逝的光阴。他们培养志趣,奉上美味的食物,用华丽的酒杯为老人祝寿。清晨的景色渐渐淡去,如同晚年的桑榆,老人的心中既有喜悦也有忧虑。他希望太阳不再升起落下,而是永远挂在天空的中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通过旭日的光辉和堂中的情景,展现了老人与孩子们之间的深情。诗中“旭日晓苍凉”一句,既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又隐喻了老人的晚年。孩子们的“眷恋延飞光”则表达了他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老人的依恋。最后,老人的愿望“愿日不出没,长在天中心”深刻地反映了他对永恒的渴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明代诗歌。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