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乡中诸友

五十馀年物外身,一官谁料负清贫。 受金遭谤空惭我,全璧归来有几人。 凫驿云间明月晓,鹿山风静野花春。 诸公足遂家乡乐,耕钓终须作隐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十馀年物外身:指作者五十多年来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 一官谁料负清贫:意指担任官职却未能摆脱清贫。
  • 受金遭谤:接受了金钱却遭到诽谤。
  • 全璧归来:比喻完好无损地归来。
  • 凫驿云间明月晓:凫驿,指水边的驿站。此句描绘了水边驿站上空明亮的月光。
  • 鹿山风静野花春:鹿山,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名。此句描绘了山中静谧,野花盛开的春景。
  • 诸公足遂家乡乐:诸公,指家乡的朋友们。足遂,满足。此句意指朋友们在家乡生活得快乐满足。
  • 耕钓终须作隐沦:耕钓,指农耕和钓鱼,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终须,终究要。隐沦,隐居。

翻译

五十多年来,我一直过着超脱世俗的生活,谁曾想担任官职却依旧清贫。虽然接受了金钱,却因此遭到诽谤,这让我感到惭愧。能够完好无损地归来的又有几人呢?在水边的驿站,明月照亮了清晨,而鹿山的春风静悄悄,野花在春天盛开。家乡的朋友们已经满足了在家乡的快乐生活,终究还是要选择耕田钓鱼,过上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受金遭谤”反映了官场的复杂与险恶,而“全璧归来”则体现了作者对清白归来的渴望。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宁静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