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鲍元卿

人间有几鲍参军,已见遗文又见君。 材器共为时世重,声华相及古今闻。 身随李贺新囊锦,箧贮羊欣旧练裙。 一日京华尘土尽,十年深恨久离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鲍元卿(bào yuán qīng):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王昌龄齐名。 鲍参军:指鲍元卿,参军为官衔。 遗文:指鲍元卿留下的诗文。 材器:才华和才器。 声华:声誉和才华。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 箧:古代用来装书籍的匣子。 羊欣:古代文人。 练裙:古代文人所穿的裙子。 京华:指京城的繁华。 离群:离开文人群体。

翻译

送给鲍元卿 人间有几位像鲍参军这样的才子,既看到了他留下的诗文,又见到了他本人。 他的才华和器具都备受这个时代的推崇,他的声誉和才华传颂古今。 他与李贺一样,新的锦囊里装满了诗文,旧的匣子里藏着羊欣的裙子。 一天,京城的尘土终将落定,但他长久以来的离群之苦,却已经持续了十年。

赏析

这首诗是祝允明送给鲍元卿的赠诗,表达了对鲍元卿才华横溢、声誉显赫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鲍元卿的才华、声誉以及与其他文人的交往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风采和生活状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鲍元卿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往和相互赞美的风气。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