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安堂

何物堪将付子孙,襄阳庞老有遗言。 唯留三寸锄头泽,与作千年葛藟根。 几见危机生白屋,未容高枕在朱门。 公侯复始人间事,只恐菑畬笏绶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遗安堂(yí ān táng):指留下的安身之处。 付子孙:传给子孙。 襄阳庞老:指襄阳庞德公。 三寸锄头:比喻微薄的财产。 葛藟(lěi):指葛藟根,比喻家业。 危机:指危难。 白屋:指简陋的房屋。 高枕:高高的枕头,比喻安逸。 朱门:指富贵之家。 公侯:指贵族。 菑畬(zī yú):指灾荒。

翻译

留下的安身之处,能够传给子孙的又有什么呢?襄阳的庞德公留下了遗言。只留下了三寸长的锄头,作为微薄的家业,传承千年的葛藟根。有时看到危难来临,只能躲在简陋的房屋里,无法享受富贵之家的安逸。贵族们重新开始关心人间的事务,只是担心灾荒会使他们的地位和尊荣消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庞德公留下的微薄家业,表达了对传承和家族命运的思考。锄头和葛藟根的比喻,寄托了对传统价值和家族传承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简陋的生活和贵族们的担忧,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人生百态和命运无常。整首诗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