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右张使君辟园城中台榭池沼皆桂林胜绝处予闻窃向往焉赋得六题清虚阁
露暧长空片月流,阑干十二倚丹丘。
千山霁色飘银殿,万顷寒光抱玉楼。
曳杖迥疑天柱过,吹笙长忆广陵游。
当年莫奏开元曲,灿烂星河落翠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露暧(lù ài):露水湿润。
- 阑干:栏杆。
- 丹丘: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高耸的山丘。
- 霁色:晴朗的天色。
- 曳杖:拖着拐杖。
- 天柱:神话中的山名,比喻极高的山。
-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 开元曲:唐代开元时期的乐曲,代表盛唐文化。
- 星河:银河。
- 翠裘:翠绿色的皮衣。
翻译
露水湿润,长空中一轮明月缓缓流动,我倚着栏杆,站在红色的山丘上。 千山在晴朗的天色下闪耀着银光,万顷寒光环绕着玉楼。 拖着拐杖行走,仿佛穿越了天柱,吹笙时常常回忆起在广陵的游历。 当年不要演奏开元时期的乐曲,那灿烂的星河仿佛落在了翠绿的皮衣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月夜山水的幽美画面,通过“露暧”、“阑干”、“丹丘”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千山霁色飘银殿,万顷寒光抱玉楼”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神秘。后两句通过对“开元曲”和“星河”的联想,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