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亭云气图寿陈徵君作

当年词笔擅灵光,白首青袍厌旧行。 曳杖少游行下泽,吹篪仲举在长杨。 庭前玉树森兰桂,阙下琼花忆棣棠。 笑指幔亭归路近,铁船高系白云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幔亭:用帐幕围成的亭子,常用于宴会。
  • 徵君:古代对有学问的隐士的尊称。
  • 灵光:指文采飞扬,才华横溢。
  • 白首:头发白了,指年老。
  • 青袍:古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这里指文人的身份。
  • 曳杖:拄着拐杖。
  • 少游:指年轻时的游历。
  • 下泽:指低湿的地方,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吹篪:吹奏篪这种乐器,篪是一种古代的竹制吹奏乐器。
  • 仲举:人名,可能是指某位擅长吹篪的人物。
  • 长杨:指长长的杨柳,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
  • 玉树:比喻才貌双全的人。
  • 兰桂:兰花和桂花,比喻优秀的人才。
  • 阙下:宫阙之下,指朝廷。
  • 琼花:美丽的花,比喻美好的事物。
  • 棣棠: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美好的回忆或事物。
  • 铁船:坚固的船,比喻稳固的归宿。
  • 白云乡:指仙境或隐士的居所。

翻译

当年他的文笔才华横溢,如今白发苍苍,厌倦了旧日的行走。 拄着拐杖,回忆年轻时的游历,在下泽之地;吹奏篪乐,仲举在长杨之下。 庭前有才貌双全的后辈如兰桂般茂盛,朝廷中回忆起美好的棣棠花。 笑着指出通往幔亭的归路已近,坚固的铁船高悬在白云缭绕的仙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老的文人,回忆过去才华横溢的岁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游历与年老时的隐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归宿的期待。末句以“铁船高系白云乡”作结,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心中理想的归宿,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