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

结发属偶句,舞勺肆篇章。 前徵吻羊叔,髦誉追滕王。 明明内外祖,公望张辟疆。 提剑多教术,童弱企高翔。 安知三纪后,栖栖守榆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结发:结发之时,指年轻时期;偶句:偶然写成的诗句;舞勺:指挥舞动着勺子,比喻写作诗文;肆篇章:尽情写作文章。前徵:指前代的征兆或预兆;吻:接吻,这里指接触;羊叔: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髦:时髦;誉:赞誉;追:追随;滕王:指古代楚国的滕王;内外祖:指祖父和外祖父;公望:指众人的期望;张辟疆:开拓疆土。提剑:拿着剑;多教术:多有学问;童弱:年幼而脆弱;企高翔:向着高处飞翔。三纪:指三代;栖栖:安居;榆枋:指榆树下的亭子。

翻译

年轻时写下的诗句,如舞动着勺子一般畅快地创作文章。前代的预兆,像是接触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备受赞誉,仿佛追随着滕王的风采。明明是祖父和外祖父,众人期望着他们开拓疆土。拿着剑,多有学问,年幼而脆弱的童子却向着高处飞翔。谁知道三代之后,会安居在榆树下的亭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历程,从年少时的懵懂到后来的学识渐丰,表现了对家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奋斗精神。诗中运用了古代传说和历史人物的形象,通过对比来突出主人公的成长和奋斗历程,展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