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林图

· 倪谦
往年京城少脩竹,好事移植今颇多。我屋庭前四五个,鲜飙披拂青婆娑。 爱此浑如水苍玉,坐对清标良不俗。倚阑吟赏趣无穷,洗尽胸襟尘万斛。 紫芝山人人品高,风雨落笔声潇潇。渭川千亩箨龙骨,并刀剪入蛟人绡。 初疑帝子云中下,葆盖霓旌翠堪把。复疑流水漱云根,中隐徂徕逸游者。 山人山人尔多才,今我一见心眼开。此境人间在何处,便欲蹑屐凌苍苔。 洞箫石上吹一曲,月明定引鸾皇来。君不见萧郎惯貌湘浦秋,后来独步文湖州。 近代商集贤,更数柯丹丘。意匠经营斡天巧,却羡妙墨追前脩。 太史知从何处得,挂向虚堂净如拭。不须买地费栽培,置身常在筼筜侧。 竹兮竹兮岁晚节愈坚,先生之德亦复然。武公化去已千载,为尔重歌淇澳篇,呜呼为尔重歌淇澳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脩竹(xiū zhú):修剪整理过的竹子。
鲜飙(xiān biāo):清新的微风。
拂青(fú qīng):拂拭着翠绿的。
婆娑(pō suō):摇曳的样子。
苍玉(cāng yù):苍白的玉石。
清标(qīng biāo):清秀的样子。
倚阑(yǐ lán):倚靠在栏杆上。
胸襟(xiōng jīn):胸怀。
紫芝(zǐ zhī):传说中的一种仙草。
箨龙骨(tuò lóng gǔ):竹子的新芽。
蛟人绡(jiāo rén xiāo):传说中的神仙织的绸缎。
葆盖(bǎo gài):华美的伞盖。
霓旌(ní jīng):五彩斑斓的旗帜。
徂徕(cú lái):远方。
洞箫(dòng xiāo):神仙吹奏的箫。
鸾皇(luán huáng):传说中的凤凰。
萧郎(xiāo láng):指杜甫。
湘浦(xiāng pǔ):湘江之滨。
文湖州(wén hú zhōu):指文学之地。
商集贤(shāng jí xián):商人聚集贤才。
柯丹丘(kē dān qiū):柯岩和丹阳两地。
筼筜(yún dāng):竹篱笆。
淇澳(qí ào):地名,古代地名。

翻译

竹林图 [明]倪谦

往昔京城中少有修剪整齐的竹子,如今移植竹子的好事情变得更加普遍。我家庭院前种植了四五株竹子,清新的微风吹拂着它们,使得它们摇曳生姿,犹如苍白的玉石一般美丽。这些竹子清秀秀美,坐在旁边看着它们,感觉非常不俗。倚在栏杆上吟诵赏玩,乐趣无穷,仿佛能洗净胸怀中的尘埃万斛。

紫芝山上的人们品性高尚,风雨中他们挥毫落笔,声音潇潇。渭川上的千亩竹林新芽茁壮,剪刀修剪得像织锦一般精美。一开始以为是帝子从云中降临,手持华美的伞盖和五彩斑斓的旗帜。又觉得流水漱洗着云端,其中隐匿着远方逍遥的游人。

山上的人们,你们才华横溢,我今日一见,心灵为之一振。这种景致在人间何处,我只想穿过青苔,踏上这片土地。在石头上吹奏一曲洞箫,月明时定会引来凤凰。你难道没看到杜甫那熟悉的面容在湘江之滨,后来独自步入文学之地。

近代商人聚集贤才,数柯岩和丹阳两地的人才。他们的设计经营巧妙无比,却羡慕着前人的妙笔追求修饰。太史知晓这些从何处得来,挂在空堂中,干净如拭。不需要购买土地费力栽培,只需置身于竹篱笆旁。

竹子啊,岁月渐晚,你的节节坚韧,正如先生的品德一般。武公已经化去千载,为了你我再次吟唱《淇澳篇》,唉,为了你我再次吟唱《淇澳篇》。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竹林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怀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将竹子比作苍白的玉石、清秀的标本,表现出竹子的高洁和美丽。同时,通过描绘竹林中的风景和人物,展现了一种清新、高雅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清新、深沉的美感。

倪谦

倪谦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克让,号静存。正统四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于春宫。后主顺天乡试,因黜权贵之子,被构罪戍边。成化初,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有《朝鲜纪事》、《辽海编》、《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