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延陵文定公孙仁冠弁窃喜为诗亦以遗之

四海吴夫子,成人见冢孙。 礼应先雀弁,欢满及龙门。 紫鷟非家瑞,芳兰是国根。 便看瑚琏就,触目有师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延陵文定公孙仁:延陵,地名,指公孙仁的封号;冠弁:戴着冠帽;龙门:指宴会的地方;紫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瑞:吉祥的意思;瑚琏:古代玉器。

翻译

吴夫子在四海间,成年后去看孙子的坟墓。礼仪要先戴上华丽的帽子,欢乐洋溢直到宴会结束。紫鷟并非家中的吉祥之物,而是芳兰这国家的根基。看到那些珍贵的玉器,仿佛师傅就在眼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贵族家庭的场景,展现了对礼仪和珍宝的重视。通过对吴夫子、龙门、紫鷟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底蕴。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礼仪和珍宝的向往和赞美。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