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忠义侯庙作二首

巨颡长髯貌绝伦,当年驰骑破黄巾。 峥嵘正气钟三国,惨淡英风敌万人。 缚禁已酬吞魏志,诛蒙犹现伐吴身。 双旌异代盐池上,想像铙歌入帝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巨颡(jù kàn):指额头宽大高耸。长髯(cháng rán):长胡须。破黄巾:指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峥嵘(zhēng róng):高耸的样子。钟三国:指有统一三国之志。惨淡(cǎn dàn):形容形势艰难。英风:英勇的风范。缚禁(fù jìn):指被俘虏。吞魏志:指吞并魏国的志向。诛蒙(zhū méng):消灭蒙恬。伐吴(fá wú):攻打吴国。双旌(shuāng jīng):双面的旌旗。盐池(yán chí):指盐池地区。铙歌(náo gē):指宫廷的音乐歌舞。帝宸(dì chén):指皇帝的宫殿。

翻译

额头宽大高耸,长胡须,英姿勃发,曾骑马征战,平定黄巾起义。高耸的形象,怀有统一三国的雄心壮志,面对困难形势,展现出英勇风范,与万人为敌。被俘虏后,实现了吞并魏国的志向,消灭了蒙恬,甚至还有攻打吴国的壮举。在盐池地区,双旌飘扬,仿佛能想象到铙歌舞曲奏响在皇帝的宫殿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关羽的英雄形象和战功。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关羽的威武形象和伟大事迹,表现了他的忠义之心和豪迈气概。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其忠义仁勇的形象深受后人推崇。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战场氛围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关羽的非凡风采。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