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在明初至长沙诗以问之

浩渺银河色,孤槎起壮游。 乱山云梦泽,斜月武昌楼。 解佩湘娥去,鸣笳楚客愁。 尺书能远寄,回雁满高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渺: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 银河:天河,夜空中由无数星星组成的带状星群。
  • 孤槎:孤独的小船。
  • 云梦泽: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
  • 斜月:倾斜的月亮,指月亮初升或即将落下的状态。
  • 武昌楼: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座古楼。
  • 解佩:解下佩带的玉饰,这里指湘妃离去。
  • 湘娥: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 鸣笳:吹笳,笳是一种古代乐器,鸣笳常用来形容悲凉的音乐。
  • 楚客:楚地的旅人或诗人。
  • 尺书:书信。
  • 回雁:回翔的雁群,常用来象征书信。

翻译

广阔无垠的银河色彩下,一叶孤舟开始了壮丽的旅行。山峦起伏,云梦泽的景色若隐若现,斜月挂在武昌楼的上空。湘妃解下佩饰悄然离去,楚地的旅人因笳声而感到忧愁。虽然能远寄书信,但回翔的雁群已布满了高秋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又略带忧愁的夜景图。诗人通过银河、孤舟、山泽、斜月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辽阔而神秘的夜空背景。湘妃的离去和楚客的愁思,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结尾的“尺书能远寄,回雁满高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书信往来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和雁群南飞的景象,增添了季节的感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