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汝载先生卜筑武夷邀余过访余以家慈卧床褥尚孤此约感念今昔不胜怅惘敬赋小诗奉寄凡八章

作赋惭鹦鹉,空群辨鹔鹴。 千人摧稷下,一士擅襄阳。 色借青云迥,心悬白日长。 惟应梦中路,惚忽到沧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膝汝载:人名,即膝允迪,字汝载。
  • 卜筑:择地建屋。
  • 武夷:地名,武夷山,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
  • 家慈:对母亲的尊称。
  • 卧床褥:卧病在床。
  •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 鹦鹉:鸟名,此处比喻文采华美。
  • 鹔鹴: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鸟,此处指珍稀之物。
  • 稷下:古地名,战国时齐国的高等学府所在地,此处指学问渊博之地。
  •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此处指学问高深之地。
  • 青云:比喻高远的地位或志向。
  • 白日:比喻光明正大的心志。
  • 沧浪:水名,此处比喻隐逸之地。

翻译

我惭愧于作赋如鹦鹉般华美,却空有辨别珍稀之物的眼光。 在学问渊博的稷下,我被千人所摧,而在学问高深的襄阳,我独树一帜。 我的志向高远如青云,我的心志光明正大如白日。 唯有梦中之路,恍惚间能到那隐逸的沧浪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追求的孤独与高远志向的坚持。诗中,“鹦鹉”与“鹔鹴”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在文采与见识上的自谦与追求。稷下与襄阳的对比,则展现了作者在学问上的挫折与成就。青云与白日的比喻,彰显了作者的高远志向与光明心志。最后,梦中沧浪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