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汪司马伯玉十首

龙宫开净业,鹫岭学枯禅。 障息三天外,神游万劫前。 空花函谷梦,祇树肇林缘。 谁复偕苏晋,长斋绣佛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宫:指佛教中的龙王宫殿,比喻清净的修行场所。
  • 净业:清净的修行。
  • 鹫岭:指印度灵鹫山,佛教圣地。
  • 枯禅:指苦行僧的修行方式,即通过极端的节制和冥想来达到精神上的净化。
  • 障息:消除障碍。
  • 三天: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中构成三界的三个层次。
  • 万劫:极长的时间,佛教中指无数的劫数。
  • 空花:虚幻的花,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函谷: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 祇树:指祇园,佛教圣地之一。
  • 肇林缘:开始于林中的缘分,指佛教的修行起源于林中。
  • 苏晋:人名,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佛教徒或修行者。
  • 长斋:长期持斋,即长期遵守素食等戒律。
  • 绣佛筵:装饰华丽的佛坛。

翻译

在清净的修行场所中,我如龙宫中的修行者,学习着苦行僧的枯禅。 消除了所有的障碍,我的精神超越了三界的限制,游走在无尽的时间之前。 在虚幻的梦境中,我仿佛看到了函谷的景象,佛教的修行始于祇园的林中缘分。 谁能与我一同,像苏晋那样长期持斋,虔诚地侍奉在装饰华丽的佛坛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通过使用“龙宫”、“鹫岭”等佛教典故,诗人描绘了一个超越尘世的修行境界。诗中的“障息三天外,神游万劫前”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空花函谷梦”则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