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氛祲(jìn):不祥之气,比喻战乱或灾难。
- 大荒:边远荒凉之地。
- 双斧:比喻武力或权力。
- 钱塘:地名,今杭州。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蟠蛟蜃:比喻隐藏的强敌。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缚虎狼:比喻制服强敌。
- 淮蔡:地名,指淮河流域。
- 櫜鞬(gāo jiān):古代盛箭的器具。
- 伏谒:拜见。
- 朔方:北方。
- 铙歌:古代军中乐歌。
翻译
战乱之气逼近南方的边远之地,独自带着强大的武力来到钱塘。 在将军府署中度过了三年,如同蟠伏的蛟龙和蜃兽,一夜之间在军营门前制服了虎狼般的强敌。 淮河流域的士兵们争相拜见,北方的旗帜在风中飞扬。 宾客和僚属们或许以为从军是乐事,而我亲手制定了十八章军中乐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乱时期英勇无畏的形象。诗中,“氛祲天南逼大荒”一句,既点明了战乱的严重性,又突出了将军的孤胆英雄形象。后文通过“独持双斧到钱塘”、“一夜辕门缚虎狼”等句,生动展现了将军的武力和智谋。结尾的“手定铙歌十八章”,则体现了将军的文化素养和军中的秩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将军的威武与智慧。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方伯滕公由岭南过访不值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自桐卢至新安杂咏十六首 》 —— [ 明 ] 胡应麟
- 《 贞吉以秦镜并短歌见贻赋此奉答 》 —— [ 明 ] 胡应麟
- 《 过任侍御池亭留奕达旦 》 —— [ 明 ] 胡应麟
- 《 凉州词 》 —— [ 明 ] 胡应麟
- 《 明晨邦相为具邀余同次公登兰阴山迨暮乃别 》 —— [ 明 ] 胡应麟
- 《 上元观灯有怀京华旧游时集邦相署 》 —— [ 明 ] 胡应麟
- 《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练时日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