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石山鸟
楚江暮雨迷苍梧,淋漓绿玉烟模糊。
巢深何处宿鸾凤,声断不闻啼鹧鸪。
一竿湿重欹疏翠,山骨巉岩露鳌背。
孤仓特立此栖身,何异幽人独沉晦。
昂头缄啑常忍饥,羽毛应待朝阳晞。
明看旭日放新霁,一任长空万里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苍梧(cāng wú):古地名,今广西梧州一带。 鸾凤(luán fèng):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啼鹧鸪(tí zhè gū):指鸟鸣声。 欹(qī):倾斜。 翠(cuì):绿色。 巉岩(chán yán):陡峭的岩石。 鳌(áo):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龟,象征长寿。 孤仓(gū cāng):孤独的仓库。 独沉晦(dú chén huì):独自隐居。 缄啑(jiān zhá):指鸟闭嘴不鸣。 晞(xī):早晨。 新霁(xīn jì):新晴。
翻译
楚江在傍晚的雨中,笼罩着苍梧的迷雾,绿色的烟雾弥漫着。 鸟巢深处,不知宿营着鸾凤,它们的歌声断绝,听不见啼鹧鸪的鸣叫。 一根湿润的竹竿斜倚在稀疏的翠竹上,山体陡峭,岩石裸露着鳌的背脊。 独自矗立的竹石,就像隐居的幽人一样,沉默而隐晦。 抬头仰望,闭嘴不鸣的鸟儿常常忍受饥饿,它们的羽毛等待着朝阳的照耀。 等到明朗的旭日照耀新晴的天空,它们就任由长空中自由翱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楚江畔的竹石山景,通过描写山间的绿竹、陡峭的岩石和迷雾弥漫的苍梧,展现了一幅幽静、神秘的山水画面。诗人借景抒怀,将竹石比喻为隐居的幽人,表达了对孤独、沉默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对鸟儿的描写也增添了生动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