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柬:书信。
- 汪仲淹: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肇林:地名,指汪仲淹居住的地方。
- 太函:地名,距离肇林三十里。
- 方丈:佛教寺庙中的住持或高僧的居所。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的大居士,智慧高深。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物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 天女散花: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探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
- 法王供:指佛教中的供养,法王是对佛的尊称。
- 禅榻:禅师坐禅的床。
- 梵钟:寺庙中用来报时的钟声。
- 神足:佛教术语,指神通力,这里可能指汪仲淹的足疾。
- 白眼:比喻冷淡或鄙视的态度。
翻译
在方丈维摩的居所,自由自在地超脱尘世。 花儿仿佛是天女散下的,果实像是法王的供养。 白日里禅榻上流淌着宁静,青天中回荡着梵钟的声响。 何时能询问神通的足力,以冷淡的目光对着长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佛教修行场景,通过对维摩居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汪仲淹的思念。诗中“花馀天女散,果剩法王供”运用了佛教典故,增添了诗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末句“何当问神足,白眼对长松”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足疾的关心,以及对世态的冷淡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