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不弃山人杨工书画篆刻风致甚高二首

净几明窗照绿萝,钟王遗迹自摩挲。 双钩忽睹唐贞观,八法争传晋永和。 碣石谭天新麈尾,严陵披月旧渔蓑。 弹歌漫作冯生叹,剩有黄庭换白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净几明窗:指干净整洁的书桌和明亮的窗户。
  • 绿萝:一种植物,常用来装饰室内环境。
  • 钟王遗迹:指古代著名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 摩挲:轻轻地抚摸。
  • 双钩:一种书法笔法,指笔画的两端向上或向下弯曲。
  • 唐贞观:唐朝的一个时期,以文化繁荣著称。
  • 八法:指书法的八种基本笔法。
  • 晋永和:晋朝的一个时期,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 碣石谭天:碣石,地名,谭天可能指在此地谈论天文学或哲学。
  • 新麈尾:麈尾,古代用来拂尘的一种工具,新麈尾可能指新的拂尘。
  • 严陵披月:严陵,地名,披月可能指在月光下。
  • 渔蓑:渔夫穿的蓑衣。
  • 弹歌:弹奏乐器并唱歌。
  • 冯生叹:冯生,人名,叹指叹息。
  • 黄庭:道教经典,也指书法作品。
  • 白鹅:指王羲之以书法换取的白鹅。

翻译

在干净整洁的书桌和明亮的窗户旁,绿萝映照,我轻轻抚摸着古代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的遗作。突然间,我看到了唐贞观时期的书法作品,其双钩笔法令人赞叹;而晋永和时期的书法,其八种基本笔法更是广为传颂。在碣石之地,我们谈论着天文学和哲学,手中拿着新的拂尘;而在严陵,我们披着月光,穿着渔夫的蓑衣。我弹奏乐器并唱歌,却只能叹息,只剩下黄庭经的书法可以换取白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深深敬仰和向往。通过对钟王遗迹的摩挲,以及对唐贞观和晋永和时期书法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诗中“弹歌漫作冯生叹”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而“剩有黄庭换白鹅”则以王羲之的故事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孤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艺术的热爱。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