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桢伯八旬矣而神逾王千里饷书颇寓前薪之愤寄答二章
老大登坛兴转豪,悬书雨雪问绨袍。
文章得失宁儿辈,意气纵横尚我曹。
壮节转深题柱感,雄心曾怯据鞍劳。
期君一在天风上,信宿罗浮望海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欧桢伯: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八旬:指八十岁。
- 神逾王:精神状态超越常人,如同王者。
- 饷书:寄送的信件。
- 前薪之愤:比喻前人的遗志或未竟之业。
- 悬书雨雪:在雨雪中悬挂书信,形容环境恶劣但仍坚持通信。
- 绨袍:粗布袍,这里可能指简朴的生活。
- 意气纵横:意志和气概豪迈不羁。
- 壮节:坚定的志节。
- 题柱感:题字于柱上的感慨,常用来形容有志之士的豪情壮志。
- 据鞍劳:骑马劳顿,形容旅途辛苦。
- 期君:期待你。
- 天风上:比喻高远的境界或地位。
- 信宿罗浮:连夜宿于罗浮山,罗浮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望海涛:眺望海上的波涛,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视野。
翻译
年老之际登上论坛,豪情更胜往昔, 在雨雪中悬挂书信,问候你的绨袍生活。 文章的得失岂是儿辈所能理解, 我们的意气依旧豪迈不羁。 坚定的志节更增题字于柱的感慨, 雄心壮志也曾因旅途劳顿而有所怯步。 期待你能在高远的境界中一展宏图, 连夜宿于罗浮山,眺望海上的波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欧桢伯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中,“老大登坛兴转豪”展现了诗人虽老犹壮的豪情,“悬书雨雪问绨袍”则体现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忘关怀友人。后句“文章得失宁儿辈,意气纵横尚我曹”彰显了诗人对文学和意气的自信与坚持。末句“期君一在天风上,信宿罗浮望海涛”则寄寓了对友人未来能够达到更高境界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远大志向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豪迈的个性和对友情的珍视。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董使君过访赋赠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九日丁喻二丈约访太史赵公山庄值雨不遂夜遂同集署中对菊 》 —— [ 明 ] 胡应麟
- 《 江汝成驾部留集丙夜即席题 》 —— [ 明 ] 胡应麟
- 《 夏日集古堂阅宋元诸名流画题十绝句 》 —— [ 明 ] 胡应麟
- 《 萧含誉自楚中来访留集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赠徐司空十七韵 》 —— [ 明 ] 胡应麟
- 《 梦白业留余为三日饮余迫归解维辱遣人追送百里并出橐装为赠赋谢此章 》 —— [ 明 ] 胡应麟
- 《 自桐卢至新安杂咏十六首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