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挈家:携带家眷。
- 临安: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
- 一子复丧:一个儿子又去世了。
- 唁:慰问遭遇丧事的人。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红颜:指年轻的儿子。
- 杳:远得不见踪影。
- 先徂:先逝。
- 一抔:一捧土,指坟墓。
- 延陵:地名,此处可能指康裕卿的故乡或儿子的墓地。
- 十口:指全家人。
- 心悬:心中牵挂。
- 伯道孤:指伯道无后,即没有儿子继承家业。
- 种玉:比喻培养儿子。
- 回暮景:回望晚年。
- 投珠:比喻珍爱之物失去。
- ?:古同“猿”。
- 东门恨:可能指失去儿子的悲痛。
翻译
白发苍苍,带着家眷依傍在五湖之畔,为何年轻的儿子却先我而去,踪影全无。 在延陵的墓前,泪水如雨,全家人心中牵挂着那无后的伯道。 虽然晚年仍在努力培养后代,但失去珍爱之子的痛苦,怎能忍受回忆那漫长的旅途。 西风中,孤独的夜晚,猿猴的啼声急切,是否能知晓东门的悲痛有无消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康裕卿丧子的深切同情与慰问。诗中通过“白发携家”与“红颜先徂”的对比,突出了康裕卿晚年的孤独与哀伤。延陵的泪水、心悬的伯道孤,以及种玉回暮景、投珠忆长途的比喻,都深刻描绘了失去儿子的痛苦和对未来的忧虑。西风独夜的猿啼,更是以景生情,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康裕卿不幸遭遇的深切关怀与慰藉。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赠朱本立山人十二韵 》 —— [ 明 ] 胡应麟
- 《 中秋后一夕苏叔大招同汪公干胡昌世区德符携尊步月西长安遇赵汝元兄弟痛饮达曙 》 —— [ 明 ] 胡应麟
- 《 渡黄河抵吕梁再寄徐参知即景舒怀共十绝句 》 —— [ 明 ] 胡应麟
- 《 徐参知总角与余游中间显晦殊途不相闻问者廿载兹邂逅淮甸特邀余为具署中清灯话旧不胜今昔之感即席载赋二律时参知以青雀见假由此竟达燕中矣 》 —— [ 明 ] 胡应麟
- 《 富贵曲十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金华山三洞歌 》 —— [ 明 ] 胡应麟
- 《 观察晋陵龚公招饮城南太白楼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暮秋舟次南皮故人太末赵宗鲁以别驾经略河渠邀集行馆话旧并命小奚拨阮放歌酣畅达曙即席赋赠二章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