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宪使先生

太微重照越江南,何似薇花对夜谈。 雪色双龙频掩映,风棱千骑并骖驔。 平湖西去浮青黛,大海东回望郁蓝。 十里芙蕖公事尽,可辞椽笔寄云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微:古代星官名,这里比喻吴宪使的显赫地位。
  • 越江:指浙江一带的江河。
  • 薇花: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吴宪使的居所或象征其高洁。
  • 雪色双龙:比喻吴宪使的仪仗或服饰华丽。
  • 风棱:形容风采威严。
  • 千骑:形容随从众多。
  • 骖驔:指马匹,这里形容随从的马队。
  • 平湖:可能指浙江的西湖或其他湖泊。
  • 青黛:指山色,形容山峦青翠。
  • 大海东回:指东海,东回可能指海浪回旋。
  • 郁蓝:形容海水深蓝。
  • 芙蕖:荷花,这里可能指吴宪使的居所或象征其清雅。
  • 公事尽:指公务繁忙。
  • 椽笔:指书写用的笔,比喻文笔。
  • 云岚:云雾,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

翻译

太微星光照耀着越江南岸,何等景象能比得上薇花在夜晚的对话。雪白的双龙频繁地相互辉映,风姿威严的千骑并驾齐驱。西去的平湖上,山峦青翠浮现;东望大海,海浪回旋,深蓝一片。十里荷花盛开,公务繁忙至此尽,或许可以抛开笔墨,寄情于云雾缭绕的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以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吴宪使的显赫地位和其周围的自然美景。通过“太微”、“薇花”、“雪色双龙”等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吴宪使的高贵与威严。后两句则通过“平湖”、“大海”的自然景观,以及“芙蕖”、“云岚”的隐逸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繁忙公务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吴宪使,又抒发了个人情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