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六七鸳鸯戏一溪,愁人二十四桥西。 半天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 蚕作百千丝已尽,乌生八九子初齐。 丈人何处听鸣瑟,尺寸长垂双玉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鸳鸯:一种水鸟,通常成对出现,象征着夫妻恩爱。
  • 桥西:指桥的西边,这里指离家很远的地方。
  • 书断:书信中断。
  • 秋雁:秋天南飞的大雁。
  • 心悬:心情悬念,牵挂。
  • :古代计时的器具,每晚鸡鸣代表一夜过去。
  • :指蚕虫。
  • :指乌鸦。
  • :齐全。
  • 丈人:尊称老公公。
  • :古代一种弹拨乐器。
  • 尺寸:琴弦的长度。
  • 玉啼:指玉磬的声音。

翻译

六七只鸳鸯在小溪中嬉戏,忧愁的人在二十四桥的西边。半天的书信中断了,三个秋天的大雁南飞,我的心情悬念着。蚕虫已经吐尽了百千根丝线,乌鸦生了八九只小鸟,丈人在何处听着瑟琴的声音,琴弦长长地垂下,玉磬发出悲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思念丈夫的心情。她看着鸳鸯在溪水中嬉戏,却感到忧愁孤独;书信中断,心情牵挂着远方的丈夫;蚕虫吐尽了丝线,乌鸦生了小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最后的丈人听着瑟琴的声音,玉磬悲鸣,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哀怨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女子的闺怨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