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阙

城阙横开石室前,神华光复祗三年。 治安书上人方少,讽谏诗成世未传。 燕麦自嫌啼妇女,乌弓谁忍哭神仙。 白头野史忧零落,掇拾残灰入简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城阙(chéng què):城门和宫阙。指古代城市的门楼和皇宫。 神华(shén huá):神采。 治安书(zhì ān shū):指政府的公文。 讽谏(fěng jiàn):指讽谏君王的诗文。 燕麦(yàn mài):指麦子。 乌弓(wū gōng):指弓。 白头野史(bái tóu yě shǐ):指老人的野史。 掇拾(duō shí):拾取。

翻译

城门和宫阙横亘在石室前,神采焕发如同三年前一样。政府文件上的人越来越少,讽谏君王的诗篇却未被传颂。麦子自己都嫌弃妇女的哭声,弓弦又有谁忍心让神仙哭泣。老人头发斑白,担忧着野史的消逝,捡拾着残灰装入书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城市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城阙横亘,神采依旧,但政府文件上的人越来越少,讽谏君王的诗篇却无人传颂,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的转变。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燕麦自嫌啼妇女,乌弓谁忍哭神仙,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历史消逝的忧虑和感慨。整体氛围幽怨而深沉,富有哲理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