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韶阳呈陈使君

惠阳招手复韶阳,爱客风流两郡长。 才向右军观笔阵,又从仲举拂书床。 冰弦日奏清炎服,玉玺天褒首瘴乡。 自是重华苗裔好,九成台畔易循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韶阳(sháo yáng):古地名,今广东省韶关市一带。 使君:指官员。 惠阳(huì yáng):古地名,今广东省惠州市一带。 风流:指有风度、有才情的人。 右军:古代官职名。 仲举(zhòng jǔ):古代官员名。 炎服(yán fú):指夏天的服装。 玉玺(yù xǐ):古代帝王的印信。 天褒(tiān bāo):指封赏。 重华(chóng huá):指重视华夏文化。 苗裔(miáo yì):指苗族后裔。 九成台(jiǔ chéng tái):古代宴乐的地方。

翻译

致陈使君书 向惠阳招手又到韶阳,喜爱风流的两地长官。 曾在右军观看军队布阵,又在仲举的指导下整理书床。 夏日穿着清凉的衣服,接受天子的封赏,来到瘴乡。 他是重视中华文化的苗族后裔,九成台畔容易受到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向陈使君致书的情景。通过描写官员在不同地方的风采和才情,展现了古代官员的风度和才华。诗中运用了古代官职名和地名,结合对官员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官员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官员的风采和文化修养。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