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口攒宫三首

哀痛千秋血诏传,遗臣何以报皇天。 山河万里留东澳,兵甲三朝丧朔边。 竟使单于封马鬣,可堪尝侍握龙渊。 酬恩自矢惟沟壑,化作啼乌玉树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攒宫(zǎn gōng):指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群。
  • (zhào):古代君主的命令。
  • 遗臣(yí chén):指被遗忘的忠臣。
  • 东澳(dōng ào):古代地名,指东方的海岸。
  • 兵甲(bīng jiǎ):指军队的武器和盔甲。
  • (zhāo):指朝廷。
  • 朔边(shuò biān):指边疆。
  • 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
  • (liè):指动物颈部的长毛。
  • 龙渊(lóng yuān):传说中的龙之居所。
  • 酬恩(chóu ēn):报答恩情。
  • 沟壑(gōu hè):比喻险要的地方。
  • 啼乌(tí wū):指哭泣的乌鸦。

翻译

千秋以来,悲伤的历史血泪传承下来,那些被遗忘的忠臣们该如何向上天报答呢?山河万里,东方海岸留下了无数悲伤的故事,军队的武器和盔甲在三朝的战乱中消逝殆尽。竟然让匈奴的首领封马鬣,难道就能够代表着曾经侍奉过龙渊吗?报答恩情只能化作险要之地,成为哭泣的乌鸦停驻的玉树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哀思和对忠臣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山河万里、东澳留恨、兵甲朔边的场景,展现了历史的沉重和悲壮。诗中对遗忘的忠臣、战乱中的牺牲以及对龙渊的向往,表达了对忠臣的怀念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