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君澹足公忌日作

墓木成围久,婆娑自弱年。 梦魂多雨夜,悽怆更霜天。 画像平时设,遗衣忌日悬。 父书难再读,最是教忠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足(dàn zú):指行为谨慎、节俭。
  • 婆娑(pó suō):形容树木摇曳的样子。
  • 梦魂(mèng hún):指梦中的灵魂。
  • 悽怆(qī chuàng):悲伤凄凉的样子。
  • 画像(huà xiàng):指绘制的人物画像。
  • 遗衣(yí yī):遗留下来的衣物。
  • 父书(fù shū):指父亲留下的书信。

翻译

墓地上的树木长成了一圈,摇曳在岁月的风雨中,仿佛也变得衰弱不堪。在多雨的夜晚,梦中的灵魂频频出现,在寒霜覆盖的白昼里,更加凄凉悲伤。绘制的画像常常摆放在平时,而留下的衣物则在忌日时悬挂起来。父亲留下的书信,如今却难以再次阅读,其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教诲孝顺的篇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已故父亲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墓地的景象、梦中的幻影以及留下的遗物,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中的意境凄凉,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和对孝道的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让人读后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亲情珍贵。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