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

草映一川绿,萋萋含夕曛。 有无樵子路,三两鹿麛群。 峰束易成峡,岩空多出云。 削成无数壁,奇自华山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映一川绿:草影映照在一条河流上,呈现出绿色。
  • 萋萋(qī):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含夕曛(xūn):夕阳的余晖。
  • 樵子(qiáo zǐ):伐木的人。
  • 鹿麛(mèi):成年雄鹿。
  • 峰束易成峡:山峰交错,形成峡谷。
  • 岩空多出云:岩石之间常有云雾缭绕。
  • 削成无数壁:山峰被削成无数块壁。
  • 华山: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

翻译

草影映照在一条绿色的河流上,郁郁葱葱的植物中含有夕阳的余晖。偶尔可见伐木的人的路迹,三两只成年雄鹿成群结队。山峰交错,形成峡谷,岩石之间常有云雾缭绕。山峰被削成无数块壁,形态奇特,有如华山分割。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风光图,通过描写草木、河流、鹿群、山峰等元素,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景色。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整体氛围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