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

屏风知几叠,云锦夹天开。 树树倒垂壁,峰峰阴积苔。 野花多有子,山雉绝无媒。 系艓幽潭口,言探石髓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屏风(píng fēng):古代用来遮挡风的屏风,这里指山峦重叠的景象。
  • 云锦(yún jǐn):形容云彩如锦绣般美丽。
  • 阴积苔(yīn jī tái):阴暗处积聚的青苔。
  • 山雉(shān zhì):一种山林中的鸟类。
  • 系艓(xì liè):系住船只的绳索。
  • 幽潭(yōu tán):幽深的潭水。
  • 石髓(shí suǐ):传说中石头的精华。

翻译

屏风重叠几层,云彩如锦缎般绚丽。树木倒垂在陡峭的山壁上,山峰上阴暗处长满了青苔。野花多结出果实,山中的雉鸟却找不到伴侣。船只系在幽深的潭水口,说要去探寻石头的精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景致,通过描写山峦重叠、云彩美丽、树木倒垂、山峰阴暗等细节,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奇妙。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