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十八滩

惊涛高下势相倾,风到滩头益有声。 半捲水花成白雾,全吹云气入空城。 时来身为高堂健,事去心将宝剑明。 一曲武溪如有分,不妨迟暮更南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ān):河流或江河中的浅滩。
  • 半捲(bàn juǎn):半卷。
  • 水花:水花飞溅的景象。
  • 白雾:白色的雾气。
  • 云气:云的气息。
  • 空城:空无一人的城市。
  • 高堂:高大的堂屋。
  • 宝剑:珍贵的剑。
  • 武溪:地名,指有武勇之士的地方。
  • 迟暮:晚年。

翻译

在下游的十八个浅滩, 惊涛汹涌,高低起伏,风吹到滩头,声音更加嘹亮。 水花半卷,形成白色雾气,风吹散成云雾,弥漫在空无一人的城市里。 时光流逝,身体仍健壮如高堂,往事已逝,心中仍怀握着珍贵的剑。 一曲武溪似乎已有了结局,但晚年仍不妨继续向南征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河中的十八个浅滩,波涛汹涌,风声嘹亮,水花飞溅成白雾,云雾弥漫在空城之中。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