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守风作

兼旬风雨苦,力尽半船书。 老使文章贵,愁令啸咏疏。 沙寒初有雁,石浅更多鱼。 安得高堂许,柴桑竟隐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兼旬:连续二十天。
  • 啸咏:指吟咏诗歌。
  • 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古时为隐居之地。

翻译

连续二十天的风雨交加,我费尽力气保护着半船的书籍。 年岁渐长,文章显得越发珍贵,忧愁却使我吟咏诗歌的次数减少。 沙滩寒冷,初次见到飞来的雁群,石头浅滩中,鱼儿却更加繁多。 我多么希望能得到高堂的允许,在柴桑这个地方隐居终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中守护书籍的艰辛,以及随着年岁增长,对文学创作的珍视与忧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沙寒初有雁,石浅更多鱼”,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安得高堂许,柴桑竟隐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实现隐居梦想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屈大均对文学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