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丫髻(yā jì):古代妇女梳的一种发髻,形状像两个小角。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石笋:石灰岩洞穴中形成的像笋一样的石柱。
- 斗嶙峋:形容山峰高耸、险峻。
- 玉女峰:山峰名,常用来形容山峰秀美。
- 娟妙:美好、秀丽。
- 一老人:指山峰或山中的某个形象,常用来形容山峰的古老或庄严。
翻译
紫翠色的双丫髻山峰,新妆初成,瑶台上的石笋竞相高耸,险峻非凡。 玉女峰秀美动人,却常伴云端,与一位庄严的老人为伴。
赏析
这首作品以罗浮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峰的形态和色彩,展现了山的神秘与壮美。诗中“丫髻双开紫翠新”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独特形态,如同古代妇女的发髻,色彩鲜艳。而“瑶台石笋斗嶙峋”则进一步以瑶台和石笋为喻,形容山峰的高耸与险峻。后两句则通过玉女峰与老人的对比,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