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人人携酿具,处处熟离支。 一夕香成酒,三危露满卮。 和风尝衣袷,暑气不侵肌。 花是槟门好,清芬百里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携酿具:携带酿酒的工具。
  • 离支:荔枝的古称。
  • 香成酒:指荔枝的香气被用来酿成酒。
  • 三危露:指清晨的露水,这里可能指用来酿酒的水。
  • :古代盛酒的器皿。
  • 衣袷:单衣,这里指轻薄的衣物。
  • 暑气不侵肌:指暑热不会侵入肌肤,形容天气凉爽。
  • 槟门:槟榔的门,这里指槟榔树。
  • 清芬百里吹:指槟榔花的香气可以飘散百里。

翻译

每个人都在携带酿酒的工具,到处都是成熟的荔枝。一夜间,荔枝的香气被用来酿成了酒,清晨的露水充满了酒杯。穿着轻薄的衣物,享受着和风,暑热无法侵入肌肤。槟榔树的花开得正盛,其清新的香气可以飘散百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阳江道上的田园风光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人人携酿具,处处熟离支”生动地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而“一夕香成酒,三危露满卮”则巧妙地将荔枝的香气与酿酒过程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馈赠的珍视。后两句“和风尝衣袷,暑气不侵肌”和“花是槟门好,清芬百里吹”则进一步以自然的美好来比喻生活的舒适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