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张将军为僧赋寄

将军一日著缁衣,狐死频令兔见几。 江左近辞高帝寝,武陵遥叩故人扉。 半生春梦何曾足,垂老云游尚未非。 富贵繇来多不义,定知回首泪长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缁衣:僧袍
  • 狐死频令兔见几:狐死兔泣,悲痛感人的意象
  • 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
  •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
  • 武陵:地名,今湖南省
  • 故人扉:故人之门,指故友之家
  • (yóu):命运、缘分

翻译

将军有一天穿上僧袍,像狐狸死了会让兔子感到悲伤一样。在长江以南的地方,辞别了汉高祖的陵寝,远赴武陵敲击故友的门。一生半世的春梦何曾满足过,老年时仍在四处游历。富贵来自命运很多时并不公正,注定会回首时泪水长挥。

赏析

这首诗以将军化身为僧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荣华富贵的看透和超脱。将军穿上僧袍,象征着舍弃尘世俗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诗中通过狐死兔泣的比喻,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无常的哲理。作者通过描绘将军的境遇,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世俗荣华的深刻思考,最终指出富贵来自命运,但并不一定公正,人应当看淡荣辱,超脱世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