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家泰士兄

麑衣散发亦逢迎,高简空驰世外声。 岂有林宗能绝俗,自来巢父不知名。 稻粱人肯肥閒客,薇蕨天犹靳寡兄。 无限微辞写哀怨,湘累子姓总多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麑衣(ní yī):传说中一种神兽的皮毛,形容华丽美丽。
  • 高简(gāo jiǎn):高尚简朴。
  • 林宗(lín zōng):指道家的宗派。
  • 巢父(cháo fù):指老子,道家创始人。
  • 稻粱(dào liáng):指粮食。
  • 薇蕨(wēi jué):指野草。
  • 靳寡(jìn guǎ):指贫困。
  • 湘累(xiāng lěi):指湘江流域,泛指湖南地区。
  • 子姓(zǐ xìng):指后代。

翻译

穿着华丽的麑衣,散发着迎风飘逸的气息,高尚简朴的风范超脱尘世的喧嚣。难道只有道家宗派才能超脱尘俗,老子这位创始人却默默无闻。粮食丰盛的人愿意肥育闲散的客人,而野草却在湖南地区依然贫困。这些微不足道的言辞中写满了哀怨,湘江流域的后代总是多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贫富差距和人情冷暖。通过对道家思想和湖南地区特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和现实困境的思考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