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逢郑翰林因联舟同上端州赋赠

紫洞江干邂逅时,兰桡相逐去迟迟。 空天忽接高鸿影,光露初含蔓草姿。 乌鸟终怀南海日,鸾皇频别未央枝。 从来太史多风雅,肯向乡邦采楚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洞江:古地名,指今天的湖南省岳阳市境内的洞庭湖。
  • 郑翰林:指古代官职,郑姓的翰林学士。
  • 兰桡:指船桨,这里比喻船。
  • 高鸿:高飞的大雁。
  • 光露:指晨露。
  • 蔓草:指嫩草。
  • 乌鸟:黑色的鸟类。
  • 南海日:指南海的阳光。
  • 鸾皇:传说中的凤凰。
  • 未央枝:指长久不凋谢的树枝。
  • 太史:指古代官职,主要负责编纂历史。
  • 乡邦:指自己的国家。
  • 楚辞:楚国的诗歌。

翻译

在紫洞江边相遇时,我们一起乘船往端州。船桨如兰相随,航行缓慢。突然,高飞的大雁影子划过空天,晨露初映嫩草的姿态。黑鸟心怀南海的阳光,凤凰频频别离未凋谢的树枝。历来太史多有风采,怎能放弃采撷楚国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翰林在紫洞江相遇后一同乘船往端州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兰桡、高鸿、光露等,展现了江上的宁静和美丽。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学的珍视和对友情的珍重。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