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谒三大忠祠

宋代江山今已非,海门阴雨见龙旂。 中华此度君臣尽,万国何年玉帛归。 地有三公为岳渎,天馀一客在芝薇。 南园俎豆凄凉甚,欲识忠魂是落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忠祠:忠臣的祠堂,用来祭奉忠臣的地方。
  • 屈大均(qū dà jūn):明代文学家。
  • 龙旂:龙形的旗帜,代表皇权。
  • 岳渎:指岳风和渎神,即岳风和渎神的祠堂。
  • 芝薇:传说中忠臣的花名。
  •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器具,代表祭品。

翻译

参拜三大忠臣的祠堂 宋代的江山已经不复存在,海门上空阴雨密布,可以看到皇权的龙形旗帜。 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君臣已经尽失,不知还要多少年才能看到玉帛的归来。 这片土地上有三位忠臣的祠堂,而天空中只剩下一位客人在芝薇花丛中。 南园里祭祀的器具俎豆,显得异常凄凉,想要了解这些忠魂是否已经随着夕阳西下而消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的江山覆灭,忠臣的祠堂荒凉的景象。通过描写忠臣的祠堂和南园的凄凉,表达了对忠臣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古代的祭祀仪式和传说元素,展现了忠臣的崇高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整体氛围庄重肃穆,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