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

秭归乡里满梧楸,宋玉悲深此地秋。 枻影依依渔父在,砧声隐隐女媭留。 泪成玉米田何处,身别龙门夏已丘。 临水登山归莫送,汨罗南望断离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秭归(zǐ guī):地名,古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梧楸(wú qiū):即梧桐树。 枻(yǐ):船的横梁。 砧(zhēn):古代用来锤打衣物的工具。 女媭(nǚ xiā):古代称女子的侍女。 龙门(lóng mén):地名,古地名,今湖南省长沙市境内。 汨罗(mì luó):地名,古地名,今湖南省汨罗市。

翻译

在秭归的故乡,满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宋玉在这里深深感受到秋天的忧伤。 船影摇曳,渔父依然在江中,梆子声声,女媭的身影依稀可见。 眼泪化作了玉米田,不知流向何方,与亲人分别,已是夏去秋来。 临水登山,别过不要送行,站在汨罗江南眺望,心中的离愁断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宋玉在秭归乡里的离愁别绪,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离别之情。梧桐树、船影、梆子声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离情别绪的诗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