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馀庵先生年六十有九七十有七八十八十有四时皆生一子今己巳八十有五矣诗以寿之

老蚌偏于珠子宜,七旬生到九旬时。 张苍日日餐香乳,方朔年年娶小姬。 几树白华芳子舍,一群雏凤引原枝。 真仙咫尺须瞻拜,肉角峨峨复秀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老蚌:指年老的蚌,寓意长寿
偏:指特别,特意
珠子:指珍珠,比喻儿子
宜:适合
七旬:指七十岁
九旬:指九十岁
张苍:指张馀庵
香乳:指美味的食物
方朔:指张苍的儿子
白华:指美丽的花朵
雏凤:指小凤凰
真仙:指真正的仙人
咫尺:指很近的距离
肉角:指鼻子
峨峨:形容高大
秀眉:指修长美丽的眉毛

翻译

老蚌特别喜欢珍珠,七十岁生下儿子,九十岁时。
张馀庵每天享用美味食物,儿子方朔每年娶小姬。
几树美丽的花朵在子舍中开放,一群小凤凰引领着原始的树枝。
真正的仙人就在眼前,鼻子高耸,眉毛修长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馀庵先生的长寿和幸福生活。老蚌偏爱珍珠,象征着他对儿子的深爱;张馀庵享受美味食物,儿子方朔每年娶小姬,展现了家庭幸福和和睦;花朵盛开、小凤凰引领树枝,表现了家庭繁荣昌盛;最后描述了张馀庵的仙人形象,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仪表端庄。整首诗以寿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长寿幸福的美好景象。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