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题太白祠

乐府篇篇是楚辞,湘累之后汝为师。 鸟栖岂写亡吴怨,猿啸惟传幸蜀悲。 烟水苍茫投赋地,霜林寂历礼魂时。 重华一别无消息,终古龙鱼恨在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辞:楚国的诗歌
  • 湘累:指屈原,楚国著名的诗人
  • 亡吴怨:指楚国因为吴国的灭亡而感到悲伤
  • 幸蜀悲:指幸灾乐祸,因蜀地的悲伤而感到幸运
  • 重华:指楚国的重要人物
  • 龙鱼: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生物

翻译

采石在太白祠中题诗。每篇乐府诗都是楚国的诗歌,你是继屈原之后的杰出诗人。鸟儿栖息的地方不会写出因吴国灭亡而产生的悲伤,猿猴的啼声只传达着蜀地的幸运与悲伤。烟雾笼罩的水面投射出寄托情感的意境,寒霜覆盖的树林静静地见证着祭祀仪式中的魂灵。重要的人物离去后再也没有消息,古往今来,龙鱼的怨恨就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太白祠中采石并题诗的场景,通过对楚国诗歌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与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物的思念之情,展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沉思。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