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呼韩与汉盟,保塞临洮西。 斩马玉具剑,挠酒金留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呼韩(hū hán):指呼和浩特,古代匈奴的首领。
  • (méng):结盟。
  • 保塞(bǎo sài):守卫边塞。
  • 临洮(lín táo):地名,古代西北地区的一处地名。
  • 斩马玉(zhǎn mǎ yù):指用玉制成的马刀。
  • 具剑(jù jiàn):指佩剑。
  • 挠酒金(náo jiǔ jīn):指用金杯盛酒。
  • 留犁(liú lí):地名,古代西北地区的一处地名。

翻译

在呼韩和汉的首领结盟,守卫着边塞临洮的西部。 手持着玉制的马刀和佩剑,用金杯盛酒在留犁地区畅饮。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古代塞外边塞上的英雄豪情。呼韩与汉盟结,表现了当时各部落之间的联合抵御外敌的决心。斩马玉具剑、挠酒金留犁,展现了当时战士们的勇猛和豪迈。整首诗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展现了古代边塞风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