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祁七苞孙

山阴祁氏有遗忠,二六声名与父同。 羝乳恨伊栖雪窖,凤毛馀尔在烟空。 耶溪水浅难垂钓,射的山高且挂弓。 词赋最能销壮志,未应花萼作文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祁氏(qí shì):祁姓的人家。
  • 二六(èr liù):指祁遵和祁彪,祁遵是祁氏第二子,祁彪是第六子。
  • 羝乳(dī rǔ):指小羊的乳汁。
  • 伊(yī):他。
  • 栖(qī):栖息。
  • 雪窖(xuě jiào):积雪的洞穴。
  • 凤毛(fèng máo):凤凰的羽毛。
  • 耶(yé):古代的一种鱼名。
  • 水浅难垂钓:水流浅,不易垂钓。
  • 射的山:射的山,古地名,今在山西省。
  • 词赋:指诗文。

翻译

在山阴,祁氏家族传承着忠诚的品质,祁氏的第二子祁遵和第六子祁彪,声名显赫,与父亲一样令人敬仰。他们对于小羊的乳汁却怀有怨恨,因为他们栖息在积雪的洞穴中,而凤凰的羽毛却在烟云之间飘逸。耶溪水流浅,难以垂钓,射的山高耸,弓箭悬挂其中。诗文最能激发壮志豪情,但他们却未能将才华用于创作华丽的文学作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祁氏家族中的祁遵和祁彪,他们虽然有着声名显赫的父亲,但却身处困境,无法施展才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作者通过对祁氏兄弟的写照,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才难以施展的现状,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无法施展的遗憾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