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神华缥缈蜃楼中,吐纳风涛有汉宫。 一代波臣持日月,十年海外尽英雄。 书王虚拟春秋事,窃帝难成割据功。 五百岂关无死士,将军不欲令名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华(shén huá):神秘华丽。
  • 缥缈(piǎo miǎo):虚幻飘渺。
  • 蜃楼(shèn lóu):海市蜃楼,指海面上因大气折射而出现的虚幻景象。
  • 吐纳(tǔ nà):呼吸。
  • 汉宫(hàn gōng):指汉代的宫殿。
  • 波臣(bō chén):指海上的臣子,海外的人。
  • 持日月(chí rì yuè):指掌握日月,比喻有着极高的权力。
  • 割据(gē jù):分割统治。
  • 五百岂关无死士(wǔ bǎi qǐ guān wú sǐ shì):五百人难道不会有愿意为国捐躯的勇士吗?
  • 将军不欲令名终(jiāng jūn bù yù lìng míng zhōng):将军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声就此终结。

翻译

神秘华丽的景象在虚幻飘渺的海市蜃楼中,呼吸着风涛仿佛置身于汉代宫殿。一代海上臣子掌握着日月,十年在海外的英雄尽展雄姿。虚构着王侯的春秋事迹,私自谋划称霸的功业难以实现。五百人中难道就没有愿意为国捐躯的勇士吗?将军却不愿让自己的名声就此终结。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华丽的场景,通过海市蜃楼的意象,表达了权力与虚幻之间的关系。诗人以海上臣子和英雄的形象,反衬出一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诗中对于权谋与忠义、个人名利与国家大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性与历史的深刻洞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