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桑白柘绕蓬庐,每恨场师我不如。 微菜春烹惟瓠叶,小鲜秋荐但鲈鱼。 牛羊影乱天将暝,蟋蟀声寒岁欲除。 閒学宪王图本草,赠人还有种葱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黄桑(huáng sāng):指黄色的桑树;白柘(bái zhà):指白色的柘树;蓬庐(péng lú):指简陋的茅草屋;瓠叶(hù yè):指葫芦的叶子;鲈鱼(lú yú):一种鱼类;蟋蟀(xī shuài):指蟋蟀的叫声;宪王(xiàn wáng):指古代医学家宪王。

翻译

黄色桑树和白色柘树环绕着简陋的茅草屋,我总是感叹,每次和朋友比赛种菜,我总是输给他们。春天用葫芦叶烹饪微小的蔬菜,秋天只献上一条鲈鱼。牛羊的影子在天将黑时摇曳不定,蟋蟀的叫声传来,标志着岁月即将过去。我闲暇之余学习宪王的草药图谱,送给别人时还附赠一本种植葱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种菜为主题,通过对自己种菜经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黄桑白柘、蓬庐等描绘了简朴的农家生活场景,微菜、鲈鱼等食材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而美味的食物的品味。诗人在岁月静好中,通过种菜、学习草药,体验着生活的乐趣,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平凡生活的情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