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松林抛盏不曾迟,鬼向阴阳食有时。 正是南朝寒食节,思归莫使汉儿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ǎn):古代一种小杯子。
  • 阴阳(yīn yáng):古代哲学概念,代表了宇宙中的两种对立但又统一的力量。
  • 寒食节(hán shí jié):古代的一个节日,用来祭祀先人。

翻译

松林里抛出的小杯子从来没有迟到过,鬼魂在阴间和阳间吃东西也有时候。此刻正值南朝的寒食节,思念家乡的人不要让汉族的子弟知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风俗画面,通过松林抛盏、鬼食阴阳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南朝时节的寒食氛围,同时暗示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体意境优美,富有禅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