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战败牛羊弃玉河,穹庐不见百头多。 天寒草谷无寻处,冒雪方乘白橐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穹庐: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
  • 草谷:指储存的干草和谷物,用于冬季喂养牲畜。
  • 橐驼:即骆驼。

翻译

在战败后,牛羊被遗弃在玉河边,帐篷不见了,百头牲畜也多不见踪影。 天寒地冻,找不到储存的干草和谷物,只能冒着雪,乘着白色的骆驼前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败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牛羊弃玉河”和“穹庐不见”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后两句则通过“天寒草谷无寻处”和“冒雪方乘白橐驼”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感,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求生欲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