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阳剩人和尚

茫茫天地入边州,九死孤僧泪未收。 宝掌依然随竹杖,图澄何必谢沙鸥。 雁归辽海书难寄,月出天山望便愁。 斯道既今寥落甚,毳衣珍重紫台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阳:地名,指辽宁省沈阳市。
  • 孤僧:指孤独的僧人。
  • 宝掌:指佛陀的手掌,寓意佛法。
  • 图澄:音同“图书”,指佛经。
  • 沙鸥:音同“沙欧”,指海鸥。
  • 辽海:指辽宁省的海域。
  • 天山:山名,指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
  • 毳衣:音同“cuì yī”,指粗糙的僧袍。
  • 紫台秋:指紫微垣,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

翻译

茫茫的天地融入了边陲之地,历经九死的孤僧眼泪还未停止流淌。手持宝杖,依然随行,佛经如同宝贝一般,何必感谢海鸥送来的图书。雁儿归巢在辽阔的海面,书信却难以寄出,月亮从天山升起,眺望却令人忧愁。如今这佛法之道已经荒凉寂寞,粗糙的僧袍却在紫微垣的秋天显得珍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僧在边陲之地的寂寥境遇,表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宝掌、图澄、沙鸥等,展现了孤僧内心的孤独与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沉浮的感慨和对信仰的坚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