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番禺孔使君母陈太夫人寿

县令多为相,如今亦汉时。 神明元母教,孝友更人师。 介福康侯受,徽音太姒贻。 番禺荣养日,官舍擘离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番禺:古地名,今广东省广州市一带。
  • 孔使君:指孔子的后代。
  • 陈太夫人:陈氏夫人。
  • 县令:古代官职名,地方行政长官。
  • 神明元母:指孔子的母亲。
  • 介福康侯:指孔子的父亲孔鲤。
  • 徽音太姒:指孔子的妻子。
  • 擘离支:指官舍的位置。

翻译

为了祝贺番禺孔子后代的使君孔氏夫人陈氏的寿辰, 县令们都前来祝贺,仿佛回到了汉代。 孔子的母亲教导了孝道和友谊,成为人们的楷模。 孔子的父亲孔鲤受到了福祉,孔子的妻子太姒传承了美德。 番禺这一天荣耀地养育着他们,官舍也因此充满了喜庆。

赏析

这首诗是屈大均为了祝贺番禺孔子后代的使君孔氏夫人陈氏寿辰而作。诗中通过描述孔子家族的光荣和美德,展现了孔子家风的卓越和孝道友谊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叙述孔子家族的故事,表达了对孔子家族的尊敬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对孔子思想的传承和弘扬。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对孔子家族的敬意和祝福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