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酉: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三晋:指古代的晋国,后来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合称三晋,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 贤扉:指学府的大门,这里代指学府或教育机构。
- 南纪:指南方的地区。
- 锁闱:指科举考试的考场,因为考试期间考场被封闭,故称锁闱。
- 屈产:指屈原的故乡,这里泛指楚地。
- 齿老:指年纪已老。
- 楚珩:楚国的玉佩,这里代指楚国的文化或地位。
- 国工:指国家的工匠,这里可能指国家的杰出人才。
-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 晃影:摇曳不定的影子。
- 清柝:古代打更用的木梆。
- 捣衣:古代洗衣的一种方式,用木棒敲打衣物以去污。
- 洴澼:古代一种洗涤方法,用石头磨洗。
- 一翁:指作者自己。
翻译
我曾在北方担任教育职务,如今南方的秋风又带我回到了科举考试的考场。 屈原的故乡自有其优秀之处,但我已年老,楚国的玉佩虽贵重,国家的杰出人才却不多。 残灯摇曳的影子仿佛在裁剪素纸,清脆的打更声似乎在捣衣。 少年时建立的功业不少,但愿能允许我这个老翁归隐,像洴澼那样洗涤心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成的感慨。诗中,“三晋”与“南纪”对仗,展现了作者从北方到南方的迁徙经历。通过“屈产”与“楚珩”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楚地文化的尊重与对国家人才缺乏的忧虑。末句“倘容洴澼一翁归”则流露出作者希望归隐的愿望,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