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廷尉: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长。
- 孙公山甫:人名,即孙山甫,明代官员。
- 六绝句:一种古典诗歌形式,每首诗四句,每句六个字。
- 组练:指士兵的训练。
- 控雕弧:控制弓箭,雕弧指弓。
- 竦立:笔直站立。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鞭贯耳:用鞭子抽打耳朵,古代军中的一种惩罚。
- 斗于菟:古代神话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士兵。
翻译
孙山甫,这位大廷尉,听说我检阅军队后,赠我六首绝句。这些诗都是关于他严格训练的士兵,我乐于看到他们的成就。因此,我勉力回赠诗句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三千训练有素的士兵手持弓箭,笔直地站在军营门口,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检阅完毕后,无需用鞭子抽打耳朵来惩罚,因为这支军队原本就属于那些如斗于菟般勇猛的战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大廷尉孙山甫训练的士兵的威武形象,通过“三千组练控雕弧”和“竦立辕门听若无”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的纪律严明和专注。诗中“阅罢不须鞭贯耳,此军原属斗于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支军队的赞赏和信任,认为他们无需额外的惩罚就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战斗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孙山甫的感谢,也赞美了士兵们的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