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叔原楚生兄弟自江右归携德甫用晦书见存且剧谈二君相遇之厚赋此寄之
三十六鳞秋乍肥,枫江回望思依依。
斗间人觅双龙去,吴下书从二陆归。
剑曲未终迁幸舍,筑歌才和对沾衣。
菰芦何限东南美,其若霜风识者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十六鳞:指鲤鱼,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即可化龙,这里比喻陆叔原和楚生兄弟。
- 斗间人:指星斗之间的人,比喻高人隐士。
- 双龙:比喻陆叔原和楚生兄弟。
- 吴下:指江苏一带,这里指陆叔原和楚生兄弟的故乡。
- 二陆:指陆叔原和楚生兄弟。
- 迁幸舍:指迁居,这里指陆叔原和楚生兄弟的归来。
- 筑歌:指筑城时所唱的歌,这里比喻陆叔原和楚生兄弟的归来带来的欢乐。
- 对沾衣:指对饮时酒沾湿了衣襟,形容饮酒的欢乐。
- 菰芦:指菰和芦苇,这里比喻隐居的地方。
- 霜风:比喻岁月的变迁。
翻译
秋天的鲤鱼正是肥美之时,回望枫江,思绪依依。 星斗之间的人们寻找着双龙的去向,江苏的书信随着二陆的归来而到来。 剑舞未终,迁居的喜悦已至,筑城的歌声才起,对饮的欢乐已使衣襟沾湿。 菰芦之地隐藏着东南的美丽,但能识得这霜风中真意的人却稀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陆叔原和楚生兄弟从江右归来的情景,通过“三十六鳞”、“双龙”等意象赞美了他们的才华与归来。诗中“斗间人觅双龙去”与“吴下书从二陆归”形成对比,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期待与欢迎。后两句则通过“迁幸舍”和“筑歌才和对沾衣”描绘了归来的欢乐场面。结尾的“菰芦何限东南美,其若霜风识者稀”则寄寓了对他们才华的珍视与对世人不识真才的遗憾。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张伯起作怀贤行念予与彭孔嘉病中有日日礼医王语戏作俚句为答 》 —— [ 明 ] 王世贞
- 《 送抚浙温司马入佐大农 》 —— [ 明 ] 王世贞
- 《 宗伯董丈枉饮岘山泛碧浪湖时范太史伯祯陈都谏体乾在坐太史将赴召北上宗伯遂成一章予嗣得其二一用公原韵一用近赠公韵 》 —— [ 明 ] 王世贞
- 《 雪后有怀数君子率尔相问李太守 》 —— [ 明 ] 王世贞
- 《 后五子篇南昌余曰德 》 —— [ 明 ] 王世贞
- 《 送张伯起兄弟会试 》 —— [ 明 ] 王世贞
- 《 赵仁甫孝廉来乞其父墓文留山园少时赋此志别 》 —— [ 明 ] 王世贞
- 《 于鳞有重寄余兄弟作再答 》 —— [ 明 ] 王世贞